無論是事業有成還是個人幸福,健康的身體都是基礎。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像我一樣,在孩子剛出生時,唯愿孩子健康。然而,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,他會發現父母的嘴里多了一個“別人家的孩子”:吃飯沒人多,個頭沒人高,成績沒人好,特長比人少……一切都在“比較”之中。
因為父母自身安全感的缺乏或虛榮心作怪,把孩子早早地逼到同一條跑道去比賽,美其名曰“贏在起跑線”,導致孩子身心疲憊,早早地變成了小大人,滿腦子只有“輸贏”,不僅遠離了生命的優雅和從容,甚至遠離了基本的健康。
孩子,我希望你是快樂的。
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,往往就是在整合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。我們每一個人成年后的種種特質大都和童年的經歷有關。我一直堅信,讓你從小感受過父母無條件的愛,體味過發自肺腑的快樂,構建起的安全感、歸屬感和價值感,會幫你建立起一條與未來連接的精神通道。
在你成年后,即使身處低谷,被愛滋養過的心靈,依然有一種免于崩潰的力量;即使挫折不斷,童年時被植入人性深處的光輝,依然有力量去面對現實,追尋自我。
孩子,我希望你勇敢去嘗試,別怕犯錯。
拒絕犯錯,就是拒絕成長。記得,曾經有個年輕人問一位智者:“智慧從哪里來?”智者答:“精確的判斷力?!蹦贻p人又問:“精確的判斷力從哪里來?”智者答:“經驗?!蹦贻p人再問:“經驗從哪里來?”智者答:“錯誤的判斷?!?/span>
是的,錯誤、失敗都是成長的臺階,唯有從體驗中得來的,才是自己的。一個人的成長就像洋蔥一樣,每一層都是一個年齡階段,都有其需要面對的問題,需要犯的錯誤,需要學習的內容,需要經歷的體驗。不要妄圖走捷徑,落下的課以后總要補的。所以,在童年的時候,你不要怕犯錯,不要怕走彎路。你今天犯一些小的錯誤,走的小彎路,正是為了避免成年后犯大錯,走上歧路。
孩子,我希望你一定學會獨立思考,對自己負責。
聽話,從來就不是好孩子必備的品質,獨立思考才是。作為一位父親,我當然期待贏得孩子的尊重和信賴。所以,我會立足做好自我管理,同時給予孩子全然的接納、尊重、理解和信任。
然而,我并不希望孩子盲從,因為父母不代表“正確”,只是代表一種可能、一種選擇。對父母或任何人言聽計從,都會阻礙孩子自我意識和獨立性的發展。
孩子,你要時刻記住,你是一個獨立的“人”,而不是一個依附于人的“奴”。
你要明白,父母對你的愛終歸是指向分離的。無論他們多么愛你,都沒有能力陪你走完你人生的下半程。
父母能做的,只是盡可能地在相伴而行的時候,幫你發展起你照顧自己人生的能力,而不是一直做你的代理人或經紀人,去照顧你,替你選擇,幫你解決問題。